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走进学会

“环骨盆损伤诊疗新技术的创建与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顺利完成
2025-03-14 来源:北京医学会 浏览量:1756

2025年2月17日,北京医学会组织的“环骨盆损伤诊疗新技术的创建与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顺利完成。该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水木东方医用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市天津医院、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完成,体现了多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

北京医学会组建了由骨科领域7位权威专家构成的评价专家组。其中,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姜保国院士担任评价组长,北京协和医院翁习生主任医师担任副组长。评审过程中,专家们认真听取了研发团队的成果汇报,详细审查了技术文件资料,并通过质询和讨论,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

项目聚焦环骨盆损伤诊疗领域的关键瓶颈,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一是成功研制世界首台骨盆骨折智能复位手术机器人,实现了骨盆骨折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显著提高了复位成功率和优良率,填补了国际空白。二是针对陈旧性骨盆骨折治疗难题,率先应用3D打印技术,提出基于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分型的治疗新策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三是创建老年髋部骨折诊疗新体系,显著提高了手术率,降低了院内死亡率和一年死亡率,并牵头制定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引领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的加速康复新时代。四是首次发现骨骼肌质量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建立了骨质疏松诊断-治疗-监控的新体系,降低了误诊率,为我国骨质疏松症的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成果丰硕,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91篇(其中SCI 95篇,中文核心196篇),获得专利44项(包括发明专利18项、国际专利3项),撰写专著21部,牵头制定指南和专家共识14项。研究成果已在全国31个省市的200余家三级医院推广应用,惠及超过10万余例患者,显著提升了我国环骨盆损伤的整体诊疗水平。

 

科技成果评价现场

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创新性显著,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次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对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创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后续奖项申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北京医学会对此次评价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了评审过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专家组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行了专业、严谨、富有成效的评审,为成果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项目团队对专家组的高水平技术指导和北京医学会的规范组织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是北京医学会为提高会员单位技术研发水平的重要举措。未来,北京医学会将继续秉持服务宗旨,为会员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助力我国医学科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