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琳琳 等 日期:2020-01-23 浏览量:335
第七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暨2019京津冀罕见病学术大会征文(1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刘琳琳、陈天明、牟雯君、桂晋刚、郭欣、刘钢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黏附功能障碍I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3例白细胞黏附功能障碍I型患者病历资料,结合相关文件进行复习。
结果 本组病例,男孩2例,女孩1例,起病年龄为13天-9月,2例有脐带脱落延迟,另1例不详;1例以阑尾炎起病,1例以发热半天起病,1例13岁男孩生后丑陋面容、反复呼吸道感染、湿疹、皮肤脓肿、IgE增高,长期被误诊为高IgE综合症。2例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40-66×10^9/L从而考虑到白细胞黏附功能障碍,后经基因检测及白细胞CD18比例确诊,而误诊为高IgE综合症患儿白细胞最高23×10^9/L,经基因检测及白细胞CD18比例确诊。经检测3例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CD18表达水平均低于1%。经基因二代测序为ITGB2基因缺陷,2例为错义突变,1例为剪接突变。1例纯合突变患儿父母为姨表近亲结婚。3例抗感染治疗时间长病情迁延,感染控制尚可,1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
结论 白细胞黏附功能障碍I型靠基因测序及白细胞表面CD18表达水平确诊,临床发现感染合并白细胞异常升高应考虑本病,尽早行诊断检查。本3例患儿临床表现异质性较大,误诊为阑尾炎、高IgE综合征,临床医生考虑到本病时除注意皮肤感染外应注意其他表现,最终诊断依靠基因检测。
关键词: 白细胞黏附功能障碍I型,基因诊断,白细胞CD18表达,临床表现异质性